启知教育小班课
- 优秀的师资团队
- 精细的学习教材
- 高品质教学体验
- 全面的教学服务
启知教育小班课
- 优秀的师资团队
- 精细的学习教材
- 高品质教学体验
- 全面的教学服务

1.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:这类宾语前置,要具备两个条件: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;二是必须是否定句,由“不”、“未”、“毋”、“莫”等否定词表示。在这种情况下,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。例如:
①“三岁贯汝,莫我肯顾。”“莫我肯顾”应理解成“莫肯顾我”。③然而不王者,未之有也。(孟子 《寡人之于国也》)④句读之不知,惑之不解,或师焉,或不(否)焉。(之,宾语提前的标志)《师说》⑥不吾知其亦已兮,苟(只要)余情其信芳(美好)。(屈原《离骚》)⑧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,所(代词,“之人”)不忍视。(李朝威《柳毅传》)⑨是以后世无传焉,臣未之闻也。(孟子《齐桓晋文之事》)
2.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: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“谁”、“何”、“奚”、“安”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。例如:
①“良问曰:‘大王来何操?’”“何操”应理解为“操何”(《鸿门宴》)③以五十步笑百步,则何如?(孟子《寡人之于国也》)⑦夫晋,何厌之有?(之,宾语提前的标志)(左传《烛之武退秦师》)⑧吾实为之,其又何尤(怨)?(韩愈《祭十二郎文》)3.介词宾语提前:在现代汉语中,介词后面跟着宾语,组成介宾结构,用来修饰动词谓语。在文言文中,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,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。例如:①“臆!微斯人吾谁与归?”“谁与归”应理解为“与谁归”。(《岳阳楼记》)②一旦山陵崩,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?(战国策《触龙说赵太后》)③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(情形),何以异?(孟子《齐桓晋文之事》)④吾王庶几无疾病与,何以能鼓乐也?何以能田(畋)猎也?(孟子《庄暴见孟子》)文言文中,动词或介词的宾语,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,但在一定条件下,宾语会前置,其条件是:第一、疑问句中,疑问代词作宾语,宾语前置。这类句子,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。如:“沛公安在?”(《史记.项羽本记》)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(像:谁、何、奚、曷、胡、恶、安、焉等)。值得注意的是,介词“以”的宾语比较活跃,即使不是疑问代词,也可以前置。如:“余是以记之,以俟观人风者得焉。”(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)其中的“是”是一般代词,但也前置了。第二、文言否定句中,代词作宾语,宾语前置。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,一是否定句(一般句中必须有“不”、“未”“毋”、“无”、“莫”等否定词);二是代词作宾语。如:“时人莫之许也。”(陈寿《三国志.诸葛亮传》)正常语序应该是“时人莫许之也。”第三、用“之”或“是”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,以突出强调宾语。这时的“之”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,没有什么实在意义。如:“句读之不知,惑之不解。”(韩愈《师说》)有时,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“唯”,构成“唯......是......”的格式。如:“唯利是图”、“唯命是从”等。第四、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,还有一种情况,就是方位词、时间词作宾语时,有时也前置;例如:“业文南向坐。”(《史记.项羽本记》)意思是“业文面向南坐。”
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。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:③大阉之乱,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,四海之大,有几人欤?(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)①蚓无爪牙之利,筋骨之强,上食埃土,下饮黄泉,用心一也。(《劝学》)②我持白璧一双,欲献项王;玉斗一双,欲与亚父。(《鸿门宴》)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,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。但在文言文中,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。例如:①“将军战河北,臣战河南。”“战河南”即“战(于)河南”,应理解为“于河南战”。(《鸿门宴》)②“覆之以掌”即“以掌覆之”应理解为“用手掌覆盖(蟋蟀)”。(《促织》)另外,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,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。①五亩之宅,树之以桑,五十者可以衣帛矣(孟子《寡人之于国也》)②谨庠序之教,申之以孝悌之义,颁白者可以不负戴于道路也(孟子《寡人之于国也》)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,敢以烦执事。(左传《烛之武退秦师》)⑤虽董之以严刑,振(震)之以威怒(魏征《谏太宗十思疏》)⑨生乎吾前,其闻道也固先乎吾,吾从而师之。(韩愈《师说》)⑬相与枕藉乎舟中,不知东方之既白。(苏轼《赤壁赋》)⑭柱以白壁,砌以青玉,床以珊瑚,帘以水晶。(李朝威《柳毅传》)为了强调谓语,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。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。如,“甚矣,汝之不惠(慧)!”(《愚公移山》)另外,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,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。例如:②甚矣,乌纱之横,皂隶之俗哉!(袁宏道《虎丘记》)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,或者凝固结构。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,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,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,世代沿用,约定俗成,经久不变。它的分类可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:
有以(有......用来)、无以(没有......用来)、有所(有.....的)、无所(没有......的)、比及(等到......的时候)、为......所。<section style="margin: 0px; padding: 0p
推荐阅读
扫码关注启知教育公众号
知了童木: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体育南路6号东江学府6期9号楼(一中新校对面)
查看地图